传播乡音 栽培心血 传承文化廖星辉创办会馆薪火相传

同乡情,乡音不能忘!
这是彭亨安溪同乡会会长廖星辉,在1995年,和其他10位同乡发起在直凉成立同乡会的原因。
他们的先贤,早年乘坐船只沿着海上丝绸之路,漂洋过海到了马来西亚,在各地扎下了根,也包括直凉区。
他们认为,在直凉这个小埠,有责任继续发扬闽南血缘亲情,承传优良传统,认祖归宗,守望相助,共谱发展迈向里程碑。
也是大马安溪会馆联合会副会长的廖星辉说,同乡会的成立,使命重大。除了传播乡音,团结乡亲力量,更重要的是,会馆致力推动华人传统节庆活动,让新生代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。
因此,在2000年,大家意志坚定,发起筹募会馆的使命,最终在2004年,属于彭亨安溪同乡的会所也建立在直凉。

同乡会须永续经营
“同乡会必须永续经营,会所的大门也要永远敞开。会所的成立,是要启迪后人饮水思源传承文化,让薪火继续相传。”
目前,彭亨安溪会馆会员逾800位,结合老中青少的领导。2018年,该会的青年团也踏入14周年,妇女组则是13周年。
该校会在今天的成就,有赖于先贤和领袖们的精明领导及会员的通力合作,才有今天的规模与成绩。
廖星辉说,两个都是母体的臂膀组织,缺一都不行。对会馆来说,物色和栽培接班人的责任,非常重要。只有通过实际的行动,才能让会馆吸引更多新血的加入,会馆才不会面对青黄不接的问题。
“通过活动为会馆发掘和培养新一代的领导人,并确保下一代会保持安溪社群的传统和价值观。”
他说,时代的演变,加上许多年轻人外流到大城市谋生,使到参与会馆的年轻人也有限。然而,祖籍的传承需要年轻人的力量,也是留住民族根的关键。

积极办活动促进交流
彭安溪同乡会组织活跃
在青年团和妇女组的努力下,彭亨安溪同乡会成为地方上活跃的组织,他们积极推广各项活动,确保在华人节庆时,把传统文化重要的观念传达,也通过对外交流活动,扩大会馆功能。
廖星辉说,传统中的节目是充满朝气的,大家都珍惜同在一起说乡音,办活动的乐趣,对大家来说,这是良好的互动,只有这样,会馆才能成长。
“每一次的活动,都是会员所期待的,活动大小或内容的扎实,都让会员难得相聚在一起,共叙乡谊。”

此外,会馆也关心社会,在教育、经济上作出奉献与支持。
廖星辉说,会馆的价值是许多乡亲所关注和好奇的,身为领导,大家更有必要把讯息传达。

会馆与时并进
盼与一带一路接轨创商机
会馆除了与时并进,延续乡亲感情联系、照顾社会中弱势群体,以及协助推广传统文化之外,领导必要探讨乡团如何调整自己面对未来。
“乡贤需一起团结力量,培养互助互爱的精神,为乡贤、社会和国家作出贡献。”
定期海外参与活动
会馆如今也在促进本地华社与海外华人的交流与合作上,发挥积极的作用。因此,彭亨安溪会馆也跟随总会的步伐,定期到海外参与世界总会的活动,和海外的乡亲联络感情。

廖星辉希望有朝一日,本地的乡贤也能与一带一路的倡议接轨,带来商机。
“会馆在未来,继续成为安溪子弟的教育,商机及文化研习作为桥梁。”

传承乡音给下一代
廖星辉有个心愿,就是要乡贤把乡音传达给下一代。
他说,华语基本上已经成为现代华裔家庭沟通的重要语言,许多籍贯的乡音也渐渐消失。
他希望家系们能够尽量把乡音教授给下一代,留住文化的根。孩子们在本身籍贯语言生活环境下成长,自然而然就会听会讲。
“家庭教育很重要,这是传承乡音的根基。可惜的是,许多年轻一辈,已经不谙自己的乡音了。”